请问各位唐朝诗人韩愈写的“朗朗如玉山上行”的诗句作何解释 啊,请问各位唐朝诗人韩愈写的“朗朗如玉山上行”的诗句作何解释
1、请问各位唐朝诗人韩愈写的“朗朗如玉山上行”的诗句作何解释 啊
朗朗如玉山上行
黄苗子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8处士》
蒋维崧(峻斋)先生的书法集将出版,要我写几句话,1时百感交集,却不知从何说起。
人老了,惟1的好处便是多增长些见识,但同时也增加不少人世沧桑的沉重之感。
半个世纪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和蒋峻斋先生初见于巴渝。那时的山城重庆,虽则在日寇侵凌、风雨如晦、民生多艰的日子里,但炎黄文化的精粹,1时麕集于此。峻斋和我,那时常得亲炙的,是沈尹默(秋明)、乔曾劬(大壮)、曾克专(履川)、潘伯鹰(凫公)、曾绍杰诸先生。这些1代英华,年龄都比我们大,蒋先生又是乔壮翁、沈尹翁的入室弟子。履川和伯鹰先生,都是赫赫有名的书家,曾绍杰先生治印,也是名重艺林的。我初识峻斋,履川、伯鹰便交口称誉,说峻斋人品、学问、风度,都如6朝人所谓“朗朗如玉山上行”的。当时我十分羡慕峻斋得师得友,又有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我虽比他差长1两岁,却是跅弛无成,“食粟而已”;但这人生缘会,羡慕是没有用的。
抗战胜利后回到南京,我有缘和履川、峻斋短期共事。那时节国是蜩螗,哀鸿遍野,我和履川朝夕相对,履川常以斗室独处、忧感摧心的乔壮翁为忧。有1次,壮翁小病,我们去探问能给他老人家做点什么。他苦笑地说:每个朋友能送1瓶酒就好。我们都说这事好办,回去便大家醵酒送去。谁知不到几日,便惊闻壮翁在1个雨夜自沉于苏州1小桥下的噩耗,老人遗下的,除了逆旅中1堆空酒瓶以外,还有给峻斋的1首遗诗。
不久,盼到1个“明朗的天”,我和峻斋又是“参与商”了。等到几年后北京再度“相见”,大家谈起在香港的曾履川,在上海的沈尹翁、潘伯鹰,在台湾的曾绍杰诸先生,真有“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之慨。
以后,峻斋去了山东,最初还有些书札往来,其后形迹渐疏了。这次的“参商”少说也有23十年。其中可能还有1两次例如全国书法家协会开会之类的相见,可是这些短暂拘谨的“相见”,1想到前人词句“见了还休,争如不见”,便不觉失笑。有时朋友自济南来,也带来有关峻斋的1些讯息,讯息有喜有悲,也不全都确实。但那时我自己的心态是:以己度人,悲、喜都只不过是个人私事;朋友往来,无非是“小资产阶级的所谓感情的温暖”……知识分子要改造自己,“时时拂拭”都来不及,何苦再去“惹尘埃”呢?1番“自讼”之后,爽然若失,遽然若醒;“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不通音问也罢。于是就像宋儒投豆子1样,安心地给自己投下1颗白子。(听前辈说:宋儒正心修身的方法,是平日备好1个空盂和黑白两种豆子,每当心中起1善念,便向盂中投1颗白豆子;心中起1恶念,便投1颗黑豆子。我曾经想,思想斗争,检查自己,是否也可以运用此法呢?)
言归正传吧,这“参商”了几十年,蒋峻斋先生对我国文化事业的贡献,则是可喜可敬的。他首先是1位功力湛深的语言文字学家,又是1位饮誉艺林的书法、篆刻家。
在纪念邓尔雅师的1篇拙文中,我曾有1点过迟的觉悟:“书法、篆刻,原是1门艺术,我原以为只要从书法的用笔、结构、布局等笔墨方面用功,或顶多读几本《临池管见》、《艺舟双楫》等,便可以跻身于书法家之林。但我体会到尔雅先生的成就如此卓越出群,原来在笔法(书艺)、刀法(篆刻)之外,还有1个极为重要的学问根基——小学、训诂等文字学修养。”蒋峻斋先生的书法、篆刻成就,也正是深深根植于文字学的功底之中,和尔雅先生同1宗辙。正因为如此,他们不仅懂得“书法”,并且精通“书道”;不仅了解方块汉字的外形之美,而且深入了解到每1个字的来历、成长、变化,即构成书法美的根源。我想作为1个书法家的1生修养,这应是正路。我虽然从小受教于邓尔雅先生,但平生疏懒散漫,没在严格遵从师训,所以白首无成,徒嗟追悔之晚。
我国早期文字,开始于“象”:“象形,象事,象意,象声”,然后是“转注、假借”,(《汉书·艺文志》对“6书”的解释)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的。因此,汉字这种书写符号,生来就具有“造型美”的基因。我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同源”之1即“书”和“画”都始源于“象”。大篆(甲骨、金文)系统的书法是书法的根芽,它1开始就包涵着“美”。其后随着时代演变,不同的书体(隶、行、真、草)也就演变出不同的美的形式。蒋先生从治印开始,引起对古文字的兴趣,从《说文》小篆上追商、周金文以及秦、汉金石文字。他长期从事金文的研究,“吃透”了金文的造型、结构、笔触的美,以及因地、因时的变化发展所产生的美的特点,因此,他能胸有成竹地以毛笔宣纸这些工具,来发挥金文的艺术书风。他根源于金石文字,但却不是依样的、1成不变的、把彝鼎铭刻“指葫芦画瓢”那种“复制”,而是植根于长时间对古文字学研究的心得,对金文美的因素的探索,经过作者心灵的锤炼,变成了他自己的书法艺术。
8大山人的传世作品,有多幅临王羲之《兰亭序》(或称《临河序》),可不但形迹不似,连内容也不1致,8大“临”《兰亭》,只是根据他自己探索所得的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神髓,对《兰亭序》加以再创作而已。艺术之所以为艺术,正因为他是“再创作”,而不是复制。我看了蒋先生的《临繁卣器铭》、《临作母辛卣器铭》等作品,心里就想到8大山人1再书写《临河序》的奥妙。
峻斋先生早年写行楷书,深入沈尹翁的堂奥,朋友有时开玩笑,说得不到尹翁的字,求峻斋写1幅去乞沈老署个名,便是“真迹”,古人不是有“买王(献之)得羊(羊欣),不失所望”之说吗?可近年峻斋先生的书法、风格1变:方笔渐多,秾华渐减,在腴润中略趋瘦硬,在整饬中力求自然率真。人之1生,时势、境遇、历练、修养,都会随着时光流驶,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了自己的艺术风貌。
但“万变不离其宗”,决定自己命运和艺术成就的总体——个性或性格,是变不了的。表现在书法艺术上,峻斋的金文、隶书、行楷、都使人感到风华高洁,通体布局,如大将临军,行伍整肃,而逐字则跳荡多姿,变化从心,别饶风骨。朋友们欣赏峻斋的书法,曾恰当地喻为:“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8荒。”
刘熙载引伸许氏《说文序》的说法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见清刘熙载《艺概·书概》)“如其人”,用来理解蒋峻斋先生的书法,是十分恰当的,他是1位当代的学人、才人、志行高洁的高人。
以上只是个人对蒋峻斋先生书法的1些皮毛之见,秕词谬论,还待高明的读者指正。
由于“参商”,由于多年来的“风吹梦渺,雨疏云隔”(郑板桥句),我了解蒋先生近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学术、艺术的成就的情况不多,只知道他发表过不少关于甲骨、金文及汉字演变等研究论文,出版过《汉字浅说》等语言文字学专著。山东大学中文系编写的《学习字典》,他负责指导和参与了整个编写过程。《汉语大词典》的编写,他默默地献出十载光阴,主持山东的工作。我也听说他到过日本、韩国举办书法篆刻展览……。虽则这点粗浅皮毛的知闻,也使得客里故人,北斗瞻依,望风企羡。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上文提到“巴山夜雨时”的师友,眼前就只剩两个老人,隔着万水千山,遥遥相望了。不过,民族文化这1浩浩长流,尽管绕尽了9曲3湾,有缓有急,却正如黄河长江,永远是炎黄子孙的血脉,永远与炎黄子孙共存。
因此,《蒋维松书法集》出版,不仅是可以告慰于壮翁、尹老诸前辈的。
1999年8月写于南太平洋彼岸。
2、请问各位唐朝诗人韩愈写的“朗朗如玉山上行”的诗句作何解释
。
3、邓尔雅 5言篆书对联 对联 水墨纸本
邓尔雅 5言篆书对联 对联 水墨纸本上联:金木水火土下联:青黄猜逗赤白玄款识:篆有左右相同反正如1者,集字为联,始自笑吴山尊仿譍。性清仁兄之属,用博1笑,邓尔雅。
钤印:尔,鉩团激、癸酉穗或卖元月立春。
4、寒道人是那位画家?
蔡哲夫(1879-1941年),原名守,1作有守,字成城,号寒琼、寒翁、寒道人、茶丘残客、折芙。斋堂为茶丘、寒庐、有奇堂、味雪庵、砖镜斋、2条1廛、寒琼水榭、茶4妙亭。广东顺德龙江乡人。早年加入南社,襄助黄节和邓实主办《国粹学报》,刊辑《风雨楼丛书),与潘达微合编《天荒画报》。工诗词书画及文物鉴赏,惟懒于涉笔,对外酬醮多由王竹虚、尹笛云、张谷雏代笔。篆书多由邓尔雅挥毫。平生嗜茶,有馈赠佳茗者,多以书画篆刻为报,自比杜茶村。
5、寒道人是那位画家?
蔡哲夫(1879-1941年),原名守,1作有守,字成城,号寒琼、寒翁、寒道人、茶丘残客、折芙。斋堂为茶丘、寒庐、有奇堂、味雪庵、砖镜斋、2条1廛、寒琼水榭、茶4妙亭。广东顺德龙江乡人。早年加入南社,襄助黄节和邓实主办《国粹学报》,刊辑《风雨楼丛书),与潘达微合编《天荒画报》。工诗词书画及文物鉴赏,惟懒于涉笔,对外酬醮多由王竹虚、尹笛云、张谷雏代笔。篆书多由邓尔雅挥毫。平生嗜茶,有馈赠佳茗者,多以书画篆刻为报,自比杜茶村。
6、顾谓双环陈绿绮对联解析
“绿绮台”为唐琴,原有两张,1为大历琴,1为武德琴。大历琴后原为广东清初诗人陈子升所有,后此琴不知所踪。
武德琴制于武德2年(公元619年,高祖李渊在位),琴的“龙池”上以隶书刻"绿绮台"3字。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载,琴曾属明武宗朱厚照所有。后此琴赐大臣刘某,明末归南海诗人邝露所得。
邝露殉国后,琴被清兵抢得,售于市上,叶龙文以百金所得。叶氏某日泛舟丰湖,邀请当时文士1起雅聚,席中叶氏抱出绿绮台,诸人1见先朝遗物,都唏嘘不已,当场赋诗,诗僧今释作《绿绮琴歌》,"岭南3大家"中梁佩兰,屈大均都有诗咏此,而以屈大均之作最脍炙人口,其中"顾谓双鬟陈绿绮,1时宾客皆倾耳“之句盛赞绿绮琴之妙。
后来此琴辗转落入可园,园主张敬修特辟“绿绮楼”珍藏。民国初年,可园衰落,此琴落入东莞篆刻家邓尔雅手中,并被带至香港收藏。
试解释 ”顾谓双环陈绿绮,1时宾客皆倾耳“:主人环视从宾客,讲述此来历,让使女(双环)摆放并弹奏此琴,大家都认真(倾耳)欣赏美妙的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