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从古至今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发展,介绍五个国画专业强的大学或美院,详细的追加分值。

中国画从古至今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发展


1、中国画从古至今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发展


中国画的创新,并不等于只是追求形式的变化,追求表现语言的新,也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抛弃艺术中那些恒久性的元素,如人性、爱、和谐、永恒。新,关键在于要求作品要有时代感、新的意义和气度。这才是当今中国画家为之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画,创新理念,发展历程 中国画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1颗璀璨明珠,从古至今,它1直在向前发展。中国画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汲取过多方养分,如印度佛教壁画、民间绘画等,但它的思想根基仍是源于中国的儒家、佛家和道家的思想体系,表现为中国画讲求“意象”思维方式与“写意”的造型观,追求情趣和意境,天人合1的理想境界。在中国画的笔墨上则追求虚实、意境、神韵、气势,在绘画材料上则始终是以毛笔、墨和宣纸为3大要素,探求线条的绵延、水墨的渗化和抽象的意境。而它对作品优劣的评判也基本上从品格、意境、笔墨3方面来判断,千余年来基本如此,正因为它的评判标准、追求方向、思想根基都比较恒定,所以中国画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才能较为平稳地呈线型地向前发展。
1、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画自春秋战国以来,至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代,楚先王庙、公卿祠堂,多画天地、山川之神,古代圣贤之像。《考工记总序》载:“设色之工,画、绩、钟、筐、慌。”至汉代,帛画、宫廷壁画、墓葬壁画、画像石、画像砖、漆画等都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传入,在全国各地建造许多石窟,对绘画从内容到形式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中国绘画发展至隋唐,趋向全盛。唐代特别是贞观至开元的100多年间,政治昌盛、国力强大、版图扩大、经济繁荣,国内各民族关系融洽,中外文化交流也相当活跃,促进了封建文化步入鼎盛,是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5代两宋时期绘画又进1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中国画的精髓“意象”和“写意”在这个时期表现得淋漓尽致。宋代绘画对“意境”的开拓和发展,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元、明、清3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元代文人画以山水画为大宗,托复古以寻求新路,师古而不泥于古。明末画家徐渭主张以书法入画,强调个性。清初画家朱耷将写意花鸟发展到1个高水平,完全出自他内心世界白眼向人的鱼鸟形象,是他抒发感情的有力的艺术语言。 中国画自十9世纪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和继承民族绘画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不断改革创新的局面。2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在世界格局风云变幻中不断前进不断发展,在中国美术史上是十分璀璨夺目的,在世界文化史上更留下了光辉的篇章。23十年代,中国画面对传承与发展,康有为提出“以复古为革”“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的主张;徐悲鸿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他将西方绘画的写实手法融入传统的笔墨之中,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性;陈之佛将中外装饰艺术中的色彩融入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张大千借鉴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某些手法,创出泼彩画法。 4十年代末和5十年代,人们围绕着素描是否可作为中国画造型的基础,以及如何看待笔墨技巧、看待中国画创新的主题进行了中国画的发展的探讨。这1时期的画家蒋兆和、李可染、傅抱石、张仃、方增先、黄胄等人大胆创新,展现了这个时期中国画艺术的巅峰。8十年代中期,又围绕着改革、开放和现代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如何革新中国画以适应时代的审美需要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展开了深入的探讨。黄土画派开创者,著名画家刘文西先后百多次下到陕北农村,用传统的中国画笔墨和技法,表现农民的劳动和生活,展现了艺术当随时代,艺术表现生活的创新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空前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取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民族文化也受到不可估量的冲击。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欣赏、教育、创作、出版、展览、批评等方面更是首当其冲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
2、中国画的创新 所谓创新应体现出两个方面的问题:其1是创新方法,其2是以正确的艺术见解表现其艺术内涵的深度。解决创新方法的问题最重要是要建立起新的艺术体系,使其更加完善,这是中国画建立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的技法表现的最基本条件,离开了这个条件,以其主观臆想而产生的某种技法与风格都难以成立。如何以正确的艺术见解表现出新的艺术思想,即表现出艺术作品之灵魂,这是画家们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1个没有成熟艺术见解的画家,不可能创作出具有深厚内涵的艺术作品,更不可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只有在符合中国画发展的艺术体系与艺术思维的指导下,才能够产生出全新的中国画表现形式与表现技法。面对中国画的创新问题,只有沿着中国画艺术规律而行才能顺利发展。当前,中国美术界形成了包括中国画在内的多元化、多样式的格局。我们要保持中国画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艺术家应该在其创作中具有“民族性下的文化纯粹”。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要保持艺术家的真挚的艺术理念。在这样1个文化纷繁的时代中,只有立足于对传统文化理性的分析上,才能对现实与艺术作出正确的判断。传统中国画可以说是民族性神采的1个重要浓缩,这才是时代最好的生命之源。 我们现在正处在1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在这个万事万物飞速发展变化的新时代,中国画家也必然会产生出新的思维、新的意识,其中包含着对文化的新认识、对艺术的新感悟、对生活的新体验和思维形式的新变化,这些都是促进中国画发展与创新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中国画家还要对自身文化深入研究,在理性基础上树立创新意识,产生新的艺术思维,以全新的艺术形式代替古老陈旧的艺术形式,进1步推进中国画向前发展。中国画只有在这种新的变化之中,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才能够出现新的生机。这是中国画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只有这样才能代表1个中国画艺术的新时代。



2、介绍5个国画专业强的大学或美院,详细的追加分值。


中国美院 中央美院 西安美院 4川美院 天津美院


还有浙大的艺术专业也不错吧


中国美院的国画专业:


中国画系是以中国画创作为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单位。该系秉承潘天寿先生倡导的“高峰意识”,以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以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分科教学为特色,以完善和有效的中国画课程设置为基础,建构起1系列由传统向现代发展的中国画教学体系。设有中国人物画、中国山水画、中国花鸟画3大专业方向。该系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设置合理,教学设施完备。教学和创作的研究成果显著,在中国画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具有指导作用和示范意义。


国画系下设中国人物画、中国山水画、中国花鸟画3个教学专业方向。


学生规模:29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0余人,博士研究生30余人。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32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7人。


主要课程:素描、速写、白描、临摹、写生、创作


现任系主任:陈向迅 副主任:王 赞、顾震岩


党支部书记:王 赞


中央美院的国画专业:


中国画学院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18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成立的绘画科,1922年改称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的国画系。在历经80多年的发展变迁过程中,中国画学院经历了1928-1929年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的国画系,1934年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以及1954年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彩墨画系,1958年的中国画系以及2005年的中国画学院。中国画学院的师资阵容强大,学科设置全面,也是国内中国画创作、研究和教育最为重要的学术机构之1。


在80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创作的历程中,中国画学院伴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聚集和造就了1大批闻名中外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以徐悲鸿先生及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和郭味蕖、肖淑芳、李斛、宗其香、田世光、刘凌仓等先生为代表的教师队伍,他们在中国画方面的艺术成就以及教学思想,基本上代表了中国画现代的演进过程,成为2十世纪中国画发展最为重要的学术成果,在中国的美术教育中具有示范、楷模的作用与重大影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画学院在经历了系统的教学和充分的学术积累之后,形成了1支以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特点的堪称全国1流的教师队伍。在学术研究、创作实力以及高等人才的培养方面,都雄踞全国。


如今中国画学院实行1年级中国画基础,
2、
3、4年级专业学科基础教学的机制。设3大教研室:人物画教研室:写意与工笔专业;山水、花鸟教研室;书法教研室;材料与表现工作室;书法与绘画研究比较中心。


中国画学院恪守教学大纲,在"传统为本、兼容并蓄、教学相长、鼓励创造"和"3位1体"的教学原则下,以传统绘画基础、书法基础、写生基础、文史基础为主导。以传统出新、中西融合两种教学思路与方案,坚持从传统到现代、从生活到艺术、从基本功到创造性这3个基本环节,形成了"传统、生活、创作3位1体"和"临摹、写生、创作紧密结合"的教学特色,培养了大批热爱祖国,以学养、才识、人格、创造为1体的能适应社会多方面需要的中国画专门人才。


西安美院的国画专业


西安美院国画系建系于1957年。建系几十年来,先后有长安画派的著名画家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康师尧等在我系兼课,为国画系的学术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冯友石、邱石冥、陈瑶生、叶访樵、郑乃珖、张义潜、罗铭、刘文西、陈忠志、陈光健、孙宜生、赵文发、彭蠡、李超、肖焕、张3友、徐义生、江文湛、张之光、张立柱等1批中国画名家在我系任教,为我系的学术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目前,以刘文西、杨晓阳为学术带头人的国画系凝聚了1批在当今中国画坛成绩斐然的新1代专家教授为师资队伍,可以说实力雄厚。


在学术上,国画系以长安画派为传统,以黄土画派为旗帜,致力于传统中国画的现代性研究。在教学上致力于高素质的新型中国画人才培养,为新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教学管理上,系主任姜怡翔顺应改革的潮流,大胆地创立了教学工作室的建制。国画系现有3个工作室:


刘文西工作室:工作室主任张小琴、刘丹。以人物为主的综合性专业。


刘永杰工作室:工作室主任刘永杰。以中国人物画为主的综合性专业。


陈国勇山水画工作室:工作室主任陈国勇。以中国山水画为专业。


国画系目前在教层次结构齐全,面向社会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国画系教师共4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1人。


几十年来国画系培养了许多中国画名家,其中有许多现为中国画坛顶尖人物,如美协副主席杨晓阳、深圳美协主席王子武、陕西国画院画家崔振宽、王有政、郭全忠等。近年来国画系教师参加全国性美术大展中获奖190余人次,省级200余次,出版个人作品集和专著70余部。


目前,国画系为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名牌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


天津美院的国画专业:


中国画系是天津美术学院直属系,共设中国画和书法艺术两个专业方向。


中国画专业方向:


中国画专业方向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融合,注重中国画教学,创作和理论的研究,以人物、花鸟、山水为研究方向,实行分科教学,继承传统文化精髓,面向时代,力求在发扬民族文化的基点上,以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观指导办学,培养从事中国画创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中国画概论(系列课程);中国画专业基础课程,工笔人物画(人物画线描、重彩临摹、工笔重彩人物画写生)工笔人物画技法课程;水墨人物画技法,水墨人物画写生,技法分析(临摹);花鸟画临摹写生,山水画技法(临摹、写生)中国画经典作品分析鉴赏,中国画创作,中国画基础、篆刻、书法等课程。


书法专业方向:


通过对1定的文史、国画、哲学、古文字学、字画鉴定、美学等方面知识的深入全面的学习、研究,培养对中国书法具有全新的认识,并具有1定美术基础的,有较高书法、篆刻创作能力的人才。



3、中国画有哪些历程?不同时期有哪些风格特点?


摘要:对中国画的发展而言,传统不能丢,但也不能死抱住传统不放,只有以辩证的态度面对新世纪的变化,才能创造出代表新时代的中国画艺术。中国画的创新,并不等于只是追求形式的变化,追求表现语言的新,也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抛弃艺术中那些恒久性的元素,如人性、爱、和谐、永恒。新,关键在于要求作品要有时代感、新的意义和气度。这才是当今中国画家为之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画,创新理念,发展历程 中国画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1颗璀璨明珠,从古至今,它1直在向前发展。中国画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汲取过多方养分,如印度佛教壁画、民间绘画等,但它的思想根基仍是源于中国的儒家、佛家和道家的思想体系,表现为中国画讲求“意象”思维方式与“写意”的造型观,追求情趣和意境,天人合1的理想境界。在中国画的笔墨上则追求虚实、意境、神韵、气势,在绘画材料上则始终是以毛笔、墨和宣纸为3大要素,探求线条的绵延、水墨的渗化和抽象的意境。而它对作品优劣的评判也基本上从品格、意境、笔墨3方面来判断,千余年来基本如此,正因为它的评判标准、追求方向、思想根基都比较恒定,所以中国画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才能较为平稳地呈线型地向前发展。
1、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画自春秋战国以来,至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代,楚先王庙、公卿祠堂,多画天地、山川之神,古代圣贤之像。《考工记总序》载:“设色之工,画、绩、钟、筐、慌。”至汉代,帛画、宫廷壁画、墓葬壁画、画像石、画像砖、漆画等都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传入,在全国各地建造许多石窟,对绘画从内容到形式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中国绘画发展至隋唐,趋向全盛。唐代特别是贞观至开元的100多年间,政治昌盛、国力强大、版图扩大、经济繁荣,国内各民族关系融洽,中外文化交流也相当活跃,促进了封建文化步入鼎盛,是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5代两宋时期绘画又进1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中国画的精髓“意象”和“写意”在这个时期表现得淋漓尽致。宋代绘画对“意境”的开拓和发展,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元、明、清3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元代文人画以山水画为大宗,托复古以寻求新路,师古而不泥于古。明末画家徐渭主张以书法入画,强调个性。清初画家朱耷将写意花鸟发展到1个高水平,完全出自他内心世界白眼向人的鱼鸟形象,是他抒发感情的有力的艺术语言。 中国画自十9世纪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和继承民族绘画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不断改革创新的局面。2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在世界格局风云变幻中不断前进不断发展,在中国美术史上是十分璀璨夺目的,在世界文化史上更留下了光辉的篇章。23十年代,中国画面对传承与发展,康有为提出“以复古为革”“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的主张;徐悲鸿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他将西方绘画的写实手法融入传统的笔墨之中,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性;陈之佛将中外装饰艺术中的色彩融入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张大千借鉴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某些手法,创出泼彩画法。 4十年代末和5十年代,人们围绕着素描是否可作为中国画造型的基础,以及如何看待笔墨技巧、看待中国画创新的主题进行了中国画的发展的探讨。这1时期的画家蒋兆和、李可染、傅抱石、张仃、方增先、黄胄等人大胆创新,展现了这个时期中国画艺术的巅峰。8十年代中期,又围绕着改革、开放和现代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如何革新中国画以适应时代的审美需要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展开了深入的探讨。黄土画派开创者,著名画家刘文西先后百多次下到陕北农村,用传统的中国画笔墨和技法,表现农民的劳动和生活,展现了艺术当随时代,艺术表现生活的创新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空前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取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民族文化也受到不可估量的冲击。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欣赏、教育、创作、出版、展览、批评等方面更是首当其冲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
2、中国画的创新 所谓创新应体现出两个方面的问题:其1是创新方法,其2是以正确的艺术见解表现其艺术内涵的深度。解决创新方法的问题最重要是要建立起新的艺术体系,使其更加完善,这是中国画建立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的技法表现的最基本条件,离开了这个条件,以其主观臆想而产生的某种技法与风格都难以成立。如何以正确的艺术见解表现出新的艺术思想,即表现出艺术作品之灵魂,这是画家们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1个没有成熟艺术见解的画家,不可能创作出具有深厚内涵的艺术作品,更不可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只有在符合中国画发展的艺术体系与艺术思维的指导下,才能够产生出全新的中国画表现形式与表现技法。面对中国画的创新问题,只有沿着中国画艺术规律而行才能顺利发展。当前,中国美术界形成了包括中国画在内的多元化、多样式的格局。我们要保持中国画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艺术家应该在其创作中具有“民族性下的文化纯粹”。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要保持艺术家的真挚的艺术理念。在这样1个文化纷繁的时代中,只有立足于对传统文化理性的分析上,才能对现实与艺术作出正确的判断。传统中国画可以说是民族性神采的1个重要浓缩,这才是时代最好的生命之源。 我们现在正处在1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在这个万事万物飞速发展变化的新时代,中国画家也必然会产生出新的思维、新的意识,其中包含着对文化的新认识、对艺术的新感悟、对生活的新体验和思维形式的新变化,这些都是促进中国画发展与创新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中国画家还要对自身文化深入研究,在理性基础上树立创新意识,产生新的艺术思维,以全新的艺术形式代替古老陈旧的艺术形式,进1步推进中国画向前发展。中国画只有在这种新的变化之中,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才能够出现新的生机。这是中国画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只有这样才能代表1个中国画艺术的新时代。



4、介绍5个国画专业强的大学或美院,详细的追加分值。


中国美院 中央美院 西安美院 4川美院 天津美院


还有浙大的艺术专业也不错吧


中国美院的国画专业:


中国画系是以中国画创作为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单位。该系秉承潘天寿先生倡导的“高峰意识”,以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以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分科教学为特色,以完善和有效的中国画课程设置为基础,建构起1系列由传统向现代发展的中国画教学体系。设有中国人物画、中国山水画、中国花鸟画3大专业方向。该系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设置合理,教学设施完备。教学和创作的研究成果显著,在中国画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具有指导作用和示范意义。


国画系下设中国人物画、中国山水画、中国花鸟画3个教学专业方向。


学生规模:29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0余人,博士研究生30余人。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32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7人。


主要课程:素描、速写、白描、临摹、写生、创作


现任系主任:陈向迅 副主任:王 赞、顾震岩


党支部书记:王 赞


中央美院的国画专业:


中国画学院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18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成立的绘画科,1922年改称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的国画系。在历经80多年的发展变迁过程中,中国画学院经历了1928-1929年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的国画系,1934年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以及1954年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彩墨画系,1958年的中国画系以及2005年的中国画学院。中国画学院的师资阵容强大,学科设置全面,也是国内中国画创作、研究和教育最为重要的学术机构之1。


在80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创作的历程中,中国画学院伴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聚集和造就了1大批闻名中外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以徐悲鸿先生及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和郭味蕖、肖淑芳、李斛、宗其香、田世光、刘凌仓等先生为代表的教师队伍,他们在中国画方面的艺术成就以及教学思想,基本上代表了中国画现代的演进过程,成为2十世纪中国画发展最为重要的学术成果,在中国的美术教育中具有示范、楷模的作用与重大影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画学院在经历了系统的教学和充分的学术积累之后,形成了1支以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特点的堪称全国1流的教师队伍。在学术研究、创作实力以及高等人才的培养方面,都雄踞全国。


如今中国画学院实行1年级中国画基础,
2、
3、4年级专业学科基础教学的机制。设3大教研室:人物画教研室:写意与工笔专业;山水、花鸟教研室;书法教研室;材料与表现工作室;书法与绘画研究比较中心。


中国画学院恪守教学大纲,在"传统为本、兼容并蓄、教学相长、鼓励创造"和"3位1体"的教学原则下,以传统绘画基础、书法基础、写生基础、文史基础为主导。以传统出新、中西融合两种教学思路与方案,坚持从传统到现代、从生活到艺术、从基本功到创造性这3个基本环节,形成了"传统、生活、创作3位1体"和"临摹、写生、创作紧密结合"的教学特色,培养了大批热爱祖国,以学养、才识、人格、创造为1体的能适应社会多方面需要的中国画专门人才。


西安美院的国画专业


西安美院国画系建系于1957年。建系几十年来,先后有长安画派的著名画家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康师尧等在我系兼课,为国画系的学术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冯友石、邱石冥、陈瑶生、叶访樵、郑乃珖、张义潜、罗铭、刘文西、陈忠志、陈光健、孙宜生、赵文发、彭蠡、李超、肖焕、张3友、徐义生、江文湛、张之光、张立柱等1批中国画名家在我系任教,为我系的学术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目前,以刘文西、杨晓阳为学术带头人的国画系凝聚了1批在当今中国画坛成绩斐然的新1代专家教授为师资队伍,可以说实力雄厚。


在学术上,国画系以长安画派为传统,以黄土画派为旗帜,致力于传统中国画的现代性研究。在教学上致力于高素质的新型中国画人才培养,为新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教学管理上,系主任姜怡翔顺应改革的潮流,大胆地创立了教学工作室的建制。国画系现有3个工作室:


刘文西工作室:工作室主任张小琴、刘丹。以人物为主的综合性专业。


刘永杰工作室:工作室主任刘永杰。以中国人物画为主的综合性专业。


陈国勇山水画工作室:工作室主任陈国勇。以中国山水画为专业。


国画系目前在教层次结构齐全,面向社会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国画系教师共4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1人。


几十年来国画系培养了许多中国画名家,其中有许多现为中国画坛顶尖人物,如美协副主席杨晓阳、深圳美协主席王子武、陕西国画院画家崔振宽、王有政、郭全忠等。近年来国画系教师参加全国性美术大展中获奖190余人次,省级200余次,出版个人作品集和专著70余部。


目前,国画系为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名牌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


天津美院的国画专业:


中国画系是天津美术学院直属系,共设中国画和书法艺术两个专业方向。


中国画专业方向:


中国画专业方向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融合,注重中国画教学,创作和理论的研究,以人物、花鸟、山水为研究方向,实行分科教学,继承传统文化精髓,面向时代,力求在发扬民族文化的基点上,以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观指导办学,培养从事中国画创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中国画概论(系列课程);中国画专业基础课程,工笔人物画(人物画线描、重彩临摹、工笔重彩人物画写生)工笔人物画技法课程;水墨人物画技法,水墨人物画写生,技法分析(临摹);花鸟画临摹写生,山水画技法(临摹、写生)中国画经典作品分析鉴赏,中国画创作,中国画基础、篆刻、书法等课程。


书法专业方向:


通过对1定的文史、国画、哲学、古文字学、字画鉴定、美学等方面知识的深入全面的学习、研究,培养对中国书法具有全新的认识,并具有1定美术基础的,有较高书法、篆刻创作能力的人才。



5、如何鉴定刘文西作品


刘文西的艺术宗旨是:“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作”,希望画家提高创作拿出精品,以优秀作品鼓舞人。


刘文西是当代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人物,他的绘画,代表着中国画写实风格的发展方向,他的艺术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他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1颗璀璨明珠。


刘文西的艺术不仅靠形式、语言、技巧取胜,更是他作品中塑造形象的独特性、生动性、真实性占据统领1切的地位。他的心连着陕北人民,他的情系着黄土高坡,当今画坛有哪位画家能像他那样,足迹遍步陕北的乡乡镇镇,画了几千个农民肖像和上万张速写?基于此,他1腔真情实感,才能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形式的探索是重要的,他是通过形式、语言、技巧等手段的表现,达到不断强化形象内在意味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刘文西应该是当代中国画坛的1面旗帜。


在人物画笔墨技巧方面,刘文西按照李可染的办法: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勇气打出来。以形神兼备作为自己最高的艺术目标,通过形象思维,追求“迁想妙得”的艺术效果,他将中国画的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结合起来,在造型上吸取西画中素描和色彩的精华加进民间艺术中清新健康的朴素格调,巧妙地糅合成1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的游刃有余,使画家能够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刘文西肖像画过人的艺术贡献,在于他运用传统笔墨线条,在于他融汇中西绘画技法于1炉,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始终是他的肖像画的1大特色。具体地说,就是画肖像的时候画家是由个人观察与感受出发,对象的外貌与神情,了然在胸,然后斟酌表现技法,结合其他修养,表现为个人创造性的形象。这里面有被画对象的生命,也有画家个人独特的、亲切的、鲜活的感受。此之谓“时代气息”,或者说“时代精神”。


辨认刘文西的国画作品并没有特别的方法,更没有什么“特别的暗记”;同1般鉴定字画的方法1样,主要看作品的风格、功力,题款、印章,传承、收藏记录等等。都要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来做。


满意请采纳谢谢。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