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楷书书法字帖初一学生用要买怎么样的,25岁 想学书法 该如何入手了

硬笔楷书书法字帖初1学生用要买怎么样的


1、硬笔楷书书法字帖初1学生用要买怎么样的


《硬笔书法字帖:草书百韵歌·百家姓》是书圣王羲之的经典法帖,它以凝练的歌诀形式揭示了草书笔画写法及应用技巧,是学草书的最佳范市。让无数后人受益。今由当代硬笔书法名家王惠松先生用硬笔临写成帖,并配上白话释文,让所有读者都能看懂。更有利于今人学草书时事半功倍。



2、25岁 想学书法 该如何入手了


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5体,绝大多数人和我都认为初学者要以楷书为基础,但也有人认为应从隶书学起。楷书结构的排列正好是中间阶段。它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如果把楷书写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笔法即是隶书。将书写得简便流动1些即是行书,行书再写得简便草化即是今草。如果从隶书开始,就难以掌握楷书的笔法,因为楷书的笔法要比隶书丰富复杂。可见,练好楷书基本功可以作为练写各体的基础。


有了楷书的功底,掌握了楷书的间架结构和笔法,再写魏碑、隶书和行书、草书。乃至篆书,就可以事半功倍。楷书又可以使魏碑、隶书的结体笔法得以丰富和变化,如诸遂良的楷书;楷书渗人行书、草书笔法可以增加灵动,如赵孟頫的某些楷书碑字。


有些初学者急于练习行书、草书,由于没有楷书的基本功力,虽然写得“龙飞凤舞”,但没有字型的基本规矩和点划的基本功力,结果事倍功半,走了弯路。


楷书练习最好的方法就是临贴,其实临哪本贴都可以,楷书名家很多,风格流派也各异。有的丰厚雍容;有的紧密险峻;有的倚侧秀逸;有的挺拔刚劲;……。初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喜好,从有利于练习基本功力和今后自己发展的方向来选择,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来考虑练习哪种风格有利。现在许多人练习书法,往往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4家中挑选1家的作品来作为范本。另外,唐代的虞世南、诸遂良的碑帖,也常常被人作为练习基本功的范帖。初练楷书的基本功力自然不必拘泥这些家,现在许多人都写得很好,如庞中华、田英章、王浩、王惠松 、卢中南等等也可以临习。



3、怎么学习书法


“字是人的第2面容”。写1手漂亮的钢笔字对于学习、工作、学业、交友是十分有用处,另外练习写字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展示个人才华、魅力等,因此很多朋友都想把字写好,都有想学硬笔书法的想法,但是很多初学者又觉得茫然,不知从何入手,笔者学习硬笔书法多年,今不嫌浅薄,谈谈怎样学习硬笔书法。



1、首先要有强烈的愿望想把字写好。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兴趣就成功了1半,练习写字也不例外,首先要树立1种观念,不是别人要把字写好,而是我要把字写好。如果1时没有兴趣,就要慢慢培养,你想写字有那么多的好处,你就会有愿望想把字练好。



2、了解学习硬笔书法的基本常识。


练习写字前,我们要了解1些基本常识:
1、备用工具:普通白纸、钢笔、圆珠笔、蓝黑或碳素墨水等;
2、握笔方法:3指执笔法,拇指和食指两指紧握笔杆,中指靠在笔杆的下面,主要是拇指、食指和中指3指握紧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轻轻靠在中指的下面即可,3指握笔杆的地方距笔尖大约1寸的距离,笔杆距纸面大约45度的角度;
3、写字姿势:坐姿,要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3、取法乎上。选取自己喜欢的帖。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选帖分2种情况,如果只想把字写好,可以选取近人的字帖,楷书:如卢中南、丁谦、田英章、史小波、王惠松、顾仲安、张秀……行书:如王正良、沈鸿根、邹慕白、任平、骆恒光……如果想成为硬笔书法家,非古碑名帖不选,楷书:如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孝女曹娥》、钟繇的《宣示表》、唐钟绍京的《灵飞经》、欧阳询的《9成宫》、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柳公权的《玄秘塔》、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文征明的《离骚经》、王宠楷书、北碑《张猛龙碑》、《张玄墓志》等;行书:如《兰亭序》、《圣教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蜀素帖》、《苕溪诗》、《松风阁》、《李思训碑》、文征明的《滕王阁序》……总之,选帖的标准是:1是初学者只能选取1种;2是自己比较喜欢和自己的性情相近的字帖;3是先楷隶篆后行草。



4、“读、摹、临、背、意、用”6字是学习书法的不2法门。


“读”即读帖,读什么?读字的用笔方法、结字的方法、神采和通篇的章法等,读帖要抓住帖的特征.字的形象特点。在脑海中形成1定的印象。读帖要经常读,没事闲暇时要经常拿出来翻看。


“摹”即摹帖,就是用透明的白纸蒙在字帖上照着描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描红。


“临”即临帖,就是帖放在1边,1边看1边照着帖的写法进行练习,最好不要看1画写1画,要看1个字写1整个的字。卉人云:“临书易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临书易进,摹书易忘。”临帖是学习书法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可以说学习书法就是临帖,大凡没有不临帖而在书法上取得成功者。临帖还要进行比较,就是把自己写的字同帖上的字进行比较,比较字的形态,短长肥瘦,字的用笔、结字及神采等,看差在哪里,好在下次临写时进行改进。


“背”就是背临,我们经过1段时间的临写后,学写的字在脑海中会有1些记忆,我们就要试着不再看字帖,能够背着写出字帖上1样漂亮的字来。开始如果有1定难度,说明临帖记忆的功夫不到家,就要继续花功夫进行认真临写直到能够背临出来。只有能够背临才离成功不远了。


“意”即意临,再创造的过程。在能够背临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思想、理解、情趣、个性修养入书,进行再创造,最终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特点,不然临得再象也是别人的东西,古人称之为“书奴”。


“用”即我们在经过1段时间的学习后,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进行应用。如今天经过练习会写好了1个字,明天就要在作业、写信、写文章中按练习的写法进行书写应用。要彻底改掉以前的不良写珐习惯,重新按练习的新1套写法进行书写。如果我们只是练习写字的时候按字帖上能够把字写好,而平时又按原先自己的习惯写法进行书写,这样就永远不会有进步。



5、关于学习硬笔书法的几种情况。


(1)、忌见异思迁,宜目标专1。


见异思迁、朝秦暮楚是做任何事物的大忌,学习硬笔书法也不例外,很多初学者学习书法,今天喜欢“2王”,明天又临颜真卿,过几天又学习米芾、苏东坡……见异思迁,目标不专1这是学书之大忌,也是很多习书者为什么经常临帖,迟迟不能进步,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学到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必须选准1本自己喜欢的1家1帖后,老老实实临写,等学到8几分,再临临其它帖也是无妨的。


(2)、初学者忌流水作业.宜重点突破。


所谓流水作业,就是很多初学者拿到1本帖后,今天临几页,明天临几页要不到几天1本帖从头到尼很快就临完了,回过头来,叫他背临写几个字.什么也记不起来,临前面忘后面,临后面前面也给忘了。这种学习方法也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制定详实的学习计划,今天重点临几个字,或者帖上的1篇字,等能够与帖相差无几,能够背临出来后,再临后面。在临后面的同时,前面临过的也要加强巩固。


(3)、忌“1曝十寒”,贵坚持。


有些初学书法的朋友.练字象犯冷热病,兴趣诔时就练1阵子,有时十天半月就不动笔,如此“3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练字肯定是练不好的。贵在每天坚持练上1两个小时不间断,如果有时出差在外,也可以带上帖进行读。


(4)、正确认识“高原现象”。


所谓高原现象就是开始练字感得有进步,练了1段时间后,觉得没有进步了,反而觉得比以前退步的现象。有些人遇到这种现象悲观失望,先是自怨自艾,有时干脆换1本帖,或者停止不练。要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自己欣赏水平提高了,常言说“眼高手低”,这不是退步而是进步,是手底下的进度没有眼睛的进度快,遇到这种情况,只有继续加紧临帖练习,使手上的功夫达到眼上欣赏的水平。



4、25岁 想学书法 该如何入手了


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5体,绝大多数人和我都认为初学者要以楷书为基础,但也有人认为应从隶书学起。楷书结构的排列正好是中间阶段。它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如果把楷书写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笔法即是隶书。将书写得简便流动1些即是行书,行书再写得简便草化即是今草。如果从隶书开始,就难以掌握楷书的笔法,因为楷书的笔法要比隶书丰富复杂。可见,练好楷书基本功可以作为练写各体的基础。


有了楷书的功底,掌握了楷书的间架结构和笔法,再写魏碑、隶书和行书、草书。乃至篆书,就可以事半功倍。楷书又可以使魏碑、隶书的结体笔法得以丰富和变化,如诸遂良的楷书;楷书渗人行书、草书笔法可以增加灵动,如赵孟頫的某些楷书碑字。


有些初学者急于练习行书、草书,由于没有楷书的基本功力,虽然写得“龙飞凤舞”,但没有字型的基本规矩和点划的基本功力,结果事倍功半,走了弯路。


楷书练习最好的方法就是临贴,其实临哪本贴都可以,楷书名家很多,风格流派也各异。有的丰厚雍容;有的紧密险峻;有的倚侧秀逸;有的挺拔刚劲;……。初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喜好,从有利于练习基本功力和今后自己发展的方向来选择,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来考虑练习哪种风格有利。现在许多人练习书法,往往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4家中挑选1家的作品来作为范本。另外,唐代的虞世南、诸遂良的碑帖,也常常被人作为练习基本功的范帖。初练楷书的基本功力自然不必拘泥这些家,现在许多人都写得很好,如庞中华、田英章、王浩、王惠松 、卢中南等等也可以临习。



5、求个字帖,王惠松的《红楼梦诗词钢笔书法字帖》


网上有清楚的视频,多着呢。你在优酷上搜索1大堆。


再者,练字最要的是坚持每天都练,这个没有窍门的。你可以多上“中国钢笔论坛”,上面有各种资料,视频、字帖、心得等,包括选择钢笔都有。


希望帮助到你。



6、怎么练楷书硬笔书法?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