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上传一张有“铭”字的书法图片,求一篇毛公鼎铭的书法赏析论文2000字

帮我上传1张有“铭”字的书法图片



1、帮我上传1张有“铭”字的书法图片

比例有点变了核凳碰,但下载下来应改谈该是正常的粗晌。

求1篇毛公鼎铭的书法赏析论文2000字



2、求1篇毛公鼎铭的书法赏析论文2000字

毛公鼎为西周宣王时期器物。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的重器。铭文长达4百9十7字,为皇皇钜制,被誉为“抵得1篇尚书”。其书法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 ,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在金文的研究领域,毛公鼎是1颗耀眼的明珠。首先,毛公鼎是青铜器中的重器,它器形虽小,外形亦不甚华丽,但内刻3十2行铭文,共497个字,是迄今所见先秦青铜器中字数最多的1件;其次,毛公鼎铭文具有典型性,它的文体特征与常见的铭文有所不同,不落入俗套,整篇铭文分5段论述,每段以“王若曰”或“王曰”开头,每段1个主题,内容丰富;再次,铭文记载的是当时社会历史第1手的宝贵材料,对古文字学、历史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术价值极高。毛公鼎自清末道光年间出土以来,已有1个半世纪的研究历程,总体上可划分为4个研究阶段:清末、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初、20世纪70年代至今。

1、清末毛公鼎的研究概况 毛公鼎于清末刚1面世,立刻就引起当时学界的重视,许多学者著文论述,凡研究金文的专著中都少不了毛公鼎。不过,基本以考释铭文为主,其他问题则很少涉及。 文字释读。陈介祺是第1位给毛公鼎做释文的人。陈氏精通古文,故购得毛公鼎后,先拓后释。他在《毛公鼎释文》(载陈育丞:《簠斋轶事》,《文物》1964年第4期)中直接对应铭文写出释文,不识之字则照原文摹写。现在看来,他的释文已经把铭文中的大多数字释出,或许是1时疏忽,竟然漏释了1行字,并且对于1些关键性的、难度高的字大多阙疑。但这毕竟是毛公鼎的第1篇释文,陈氏有开创之功。后来,陈氏又在参考徐同柏和许瀚的释文后,5易其稿,于1871年写成《周毛公鼎考释》,惜未刊行,难以得见,后由其后人捐献给国家(据陈育丞《簠斋轶事》记载现藏于国家文物博物馆研究所)。继陈介祺之后,徐同柏和许瀚是较早对毛公鼎进行研究的学者。据记载,徐氏首先是从陈氏处获得毛公鼎的拓片(徐士燕:《岁贡士寿臧府君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35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之后依据铭文拓片通篇写出释文。与陈氏不同的是,徐氏还对铭文中的疑难字句进行解释,并注重与典籍相互印证。徐氏的释文收录在《从古堂款识学》(《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9册,北京图书馆2004年版)1书中,并为吴式芬《攈古录金文》(《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7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1书所转引。许氏的研究成果则收录在其专著《攀古小庐古器款识》(据陈继揆:《毛公鼎旧事(上)》,《文物天地》1991年第6期)中。此后,孙诒让、吴大澂、刘心源等学者亦参与了对毛公鼎的研究。孙诒让的研究成果收录在《古籀拾遗》(《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9册)1书中。在通篇释读的基础上,孙氏也对部分疑难字句进行了考释,释文中不识之字以“□”代替,未摹亦未隶定的字,下注“未详”。孙氏后来又在其专著《古籀余论》(《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9册)中对《古籀拾遗》中的1些观点有所修改和补充。吴大澂的研究成果收录在《愙斋集古录》(《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14册,北京图书馆2004年版)1书中,刘心源的研究成果收录在《奇觚室吉金文述》(《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11册,北京图书馆2004年版)1书中。与孙氏类似,吴氏和刘氏也是在通释的基础上,夹以单字句的考证。针对刘氏的研究,郭沫若《毛公鼎之年代》(《东方杂志》28卷13号,1931年)曾评价说:“王(引者按,指王国维)于刘(引者按,指刘心源)摒之不论,缘刘所得本自有限,其说解每病支离,且时不免抄袭也。然于此器亦间有12字释得其当者。”此外,方濬益和其子方臻杰亦对毛公鼎进行过研究,容庚云:“方濬益得潘祖荫覆刻本,命其子臻杰为释文,自为考证,无甚心得,书未印行,世人鲜得寓目”(转引自孙稚雏:《毛公鼎今译》,《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方氏在金文方面的研究成果仅见《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16-18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1种,惜未收入有关毛公鼎的研究内容。 著录。陈介祺亦是第1位对毛公鼎进行著录的学者。据记载,他将第1篇毛公鼎释文装裱成条幅,上为“4靴形”铭文拓片,中为释文与后记,下为器形,1足在前,两足在后。(陈继揆:《毛公鼎旧事(上)》)此后,吴大澂的《愙斋集古录》和刘心源的《奇觚室吉金文述》均著录有毛公鼎器铭拓片。据笔者观察,吴、刘2人所用乃同1石印本。两种拓片的字体均清晰可辨,但打乱了原有的行款。刘心源说他的拓片是得自胶州柯劭志,云“原式行数不可知也”。此外,吴式芬的《攈古録金文》和徐同柏的《从古堂款识学》2书中均著录有毛公鼎铭文摹本,但非为1版,吴氏的摹为76行,徐氏的摹为96行。这两种摹本的字体临摹均较为精细,基本保持铭文字体的原形。 清末是毛公鼎研究的初始阶段,王国维曾对这1时期各家的研究进行过作总结性评价,总体上还是肯定的态度,云:“1时学者竞相考释,嘉兴徐寿臧明经(同柏)、海丰吴子芯阁学(式芬)、瑞安孙仲容比部(诒让)、吴县吴清卿中丞(大澂)先后有作,明经首释是器,有凿空之功,阁学矜慎,比部闳通,中丞于古文字尤有县解,于是此器文字可读者十且89。”(《观堂古金文考释5种》,《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20册,北京图书馆2004年版)

2、民国时期毛公鼎的研究概况 经过清末初始阶段的研究,毛公鼎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很多,正如郭沫若《毛公鼎之年代》所言:“惟铭之可读者虽云十且89,然其中未得读者之十12,每居文中枢要地位,而已得之89亦复饶有可商。故器之出世虽已多历年所,其全铭实未能得其通读也”。进入民国时期,随着郭沫若、容庚、于省吾、商承祚等金文大家的积极参与,毛公鼎的研究进入1个更广泛、更深入的阶段。在文字释读、著录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考证3个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 文字释读。吴闿生的《吉金文录》(南宫邢氏刻本1933年版)、刘体智的《小校经阁金文拓本》(1935年版石印本)、郑学敩的《独笑斋金石文考》(1927年版石印本)、柯昌济的《鞾华阁集古录跋尾》(1916年版铅印本)、商承祚的《毛公铭释》(《古器物铭释》,中大油印本1927年版)、张之纲的《毛公鼎斠释》(1934年版石印本)等著作中都收录有毛公鼎铭文的考释,各有所长。容庚、高亨、于省吾等均为毛公鼎做了集释。容氏的《毛公鼎集释》对毛公鼎的研究概况做了系统的整理,集合各家的观点和意见,还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惜书未刊行,难以得见。对容氏的研究成果,孙稚雏《毛公鼎今译》评价说:“容庚先生爰综众说,别为《集释》,详出土之时地,评诸书之得失,引经籍以比勘,译彝铭为今语,自是集大成之作,惜稿未刊行。”高氏的《毛公鼎柬注》(《志林》1942年第3期)和于氏的《毛公鼎铭》亦均具有这种优点。这1时期,最值得称道的是王国维和郭沫若两人的研究成果。王国维的《毛公鼎铭考释》,在考释之前先为此文作序,讲考释铭文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为后来学者做指引。王国维在每句铭文后都详加注解,注重引用典籍互证,更为重要的是王氏还引用其他铭文与鼎文互证,这是金文研究方法的1大进步。王国维成绩斐然,释出“疾”、“乂”、“膺”、“勤”等字,结论基本可信。郭沫若《毛公鼎之年代》论及王氏的研究成果时说:“王释后出,自能综集众美而纬以新知。”郭沫若此文乃集大成之作,先对诸学者为毛公鼎做的释文进行评论,颇为中肯。郭文先为铭文做考释,对疑难字、句进行解释,颇有所得,释出“将”、“甹”等字,大多成为定论。另,郭氏又在《两周金文辞大系》(《郭沫若全集》第8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对毛公鼎的铭文进行通释,通假字则以小1号字注出,释文后又重申鼎的年代为宣王时期,并对重点字进行解说。其他学者如邹安、黄公渚、陶北溟、吴宝炜、陆和9以及日人林泰辅等对毛公鼎亦作过1些研究工作,但影响不是很大。邹安、黄公渚、陶北溟3人在其专著中收录的释文相同,邹氏在《周金文存》(广仓学宭影印本1918年版)中,先列出通释,在疑难字句下面列出序号,后面则11解说,开启现代做注的新格式。黄氏在其专著《周秦金石文选评注》(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中有关毛公鼎的研究乃是转引邹氏之说。陶氏的《旧云盫金文释略·毛公鼎》(《古学丛刊》第2期,1939年5月)与邹氏的注完全相同且晚出,疑为抄袭之作。故对陶氏之作,孙稚雏《毛公鼎今译》云:“诠释前人之说甚多,然皆未言明。”对吴宝炜的《毛公鼎正注》(石印本1930年版)1书,孙稚雏评价说:“征引仅吴大澂1家之说,反附释证十2字义,实如容师所说‘十9讹桀,其荒陋视刘氏殆有过之’。”陆和9的《中国金石学讲义》(北京图书馆2003年版)中收有毛公鼎的全文通释,但未作任何解释。日人林泰辅《毛公鼎铭考》(《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0卷116期,1930年)1文分6段讲解,其中多沿袭前人之说,创获不多,译者明朝在文末加按语:“林氏此释,大都沿袭徐孙2吴成业,间下新义,亦多未安”。 除全文通释的文章外,这个阶段更出现了许多单字考释和词句解释的文章,如戴家祥的《字说》(《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1卷125期,1930年)认为“”乃从“目”从“矢”的“”字,与“眣”声通,在铭文中读为“”,基本上为后人所接受。唐兰的《论彝器中的“休”字》(《申报》1948年2月14日)详细分析了“休”这个金文中常见字的含义,提出个人的见解。王国维《释辪》(《观堂集林附别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中列出了金文中“辪”字的辞例,以为当为治理之意;《释》(《观堂集林附别集》)认为“”乃“茀”之本字。杨树达的《积微居金文说》(中华书局1997年版)中有4篇关于毛公鼎的文章,主要探讨鼎文中的难句,注重与典籍的互证。他的《诗对扬王休解》(《积微居小学述林》,中华书局1983年版)借助《诗经》中的“对扬王休”1语来阐述金文中的“对扬王休”之意。陈小松的《释毛公鼎取征——〈周礼〉以两剂禁民狱入钧金新证之7》(《中央日报·文物周刊》1947年8月)认为“”字乃“征”字,并以鼎文证《周礼》,这充分体现了地下考古材料的重要性,以之来证古籍,这也是王国维的2重证据法的具体运用,值得借鉴。陈梦家的《“王若曰”考》(《说文月刊》第4卷,1944年)、董作宾的《“王若曰”古义》(《说文月刊》第4卷)中论述了“王若曰”的来源与含义。郭沫若《〈毛公鼎之研究〉追记》(《东方杂志》第28卷16号,1931年8月)为毛公鼎之年代又增1新证,并为个别字的解说增添了新的证据。著录。邓实的《簠斋吉金录》(风雨楼影印本1918年版)著录此鼎的铭文拓片,是两片拓,接合之痕明显,重字现象较为严重。刘体智的《小校经阁金文拓本》著录鼎的铭文拓片,为“4靴头式”,有重字出现,但较邓氏所著录拓片重字少。罗振玉的《3代吉金文存》(中华书局1983年版)著录的拓本是1行1行的拓下来,改变了铭文原有的的行款。吴其昌的《金文历朔疏证》(《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l册,北京图书馆2004年版)著录铭文的拓片及其器形,铭文拓片为“4靴头”式,但第3片上部极不清晰,器形图也由于施墨过多,花纹不清晰。陆和9的《中国金石学讲义》收有毛公鼎铭文的摹本,部分笔画不准确,气势也有所逊色。郭沫若《毛公鼎之年代》中著录毛公鼎的铭文拓片及器形,其拓本为最佳的“2片拓”,清楚明了,行款均匀,字体基本保持原状,器形图为两耳3蹄足,沿下1圈纹,两足在前,1足在后。另其《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郭沫若全集》第7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著录了铭文的拓片及器影,与上述拓本稍有不同,但也是最佳的两片拓,无接合重字之陋。所著录器影也是较早的1种器形照片。 其他相关问题的考证方面。王国维的《毛公鼎跋》、《毛公鼎考释序》(《观堂集林附别集》)讲到鼎文与某些器铭相近之处颇多,并介绍考释古文字的原则,为后人所借鉴。吴其昌在其专著《金文世族谱》(《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2册,北京图书馆2004年版)中收录金文中所见的毛氏家族的成员,为毛氏家族在西周时期的情况梳理出1条明线。郭沫若的《周官质疑》(《金文丛考》,《郭沫若全集》第5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1文中利用毛公鼎等多种青铜器铭文与《周礼》中记载的官制相对照,并对部分传统认识提出了质疑。郭沫若的《毛公鼎之年代》创见尤多,从鼎的形制与花纹、《尚书·文侯之命》的年代、铭文的时代背景、鼎的出土地、时王的特征等5个方面来论证毛公鼎是宣王时期器,论证严密,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针对郭氏的论证过程,吴其昌在《驳郭鼎堂先生之毛公鼎之年代》(《金文历朔疏证》附录中,共列十3条证据,加以驳斥,以鼎为成王时期器。温廷敬的《毛公鼎之年代》(《史学专刊》第1卷3期,1936年)1文先罗列前人之说,论其优劣,后列5条证据,证明鼎为穆王初年器。

3、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毛公鼎的研究概况 经过民国这个发展的时期,许多大的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故新中国成立之后,针对毛公鼎的研究趋向细化,全文通释减少,单字、句考释增多,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来讲: 在文字释读方面。此时参与毛公鼎研究的学者主要有陈梦家、洪家义等人,陈氏的研究成果收录在《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版)中,文中先对鼎的出土、流传、形制等作了简单介绍,接下来对毛公鼎的全文分段进行解释,并在后记中论及鼎的年代,定为夷王时期器。洪氏的《金文选注译》(商承祚复印本)先通释毛公鼎的铭文,后又针对单句进行考释,均有所得,最后还做今译,这是以前诸家未做过的工作,有开创之功,其中很多解释为后人所借鉴。该文文末还对鼎的出土及现藏状况等问题作了介绍,对鼎的形制及铭文中所反映的社会性质及历史史实等做了研究。高鸿缙所作《毛公鼎集释》1文集前人之研究成果于1,或批判接受前人的观点,或发挥新的看法。李棪在其专著《金文选读》(龙门出版社1969年版)中对铭文进行了通释,但未加任何解说。 此时,单字考释及字句解释方面的文章主要有,平心的《甲骨文及金文考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56年第4期)认为毛公鼎中所赐物“”乃是《诗经》中的“约革”。于省吾的《“王若曰”释义》(《中国语文》1966年第2期)1文针对“王若曰”1语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唐兰在《毛公鼎“朱韨、葱衡、玉环、玉瑹”新解——驳汉人“葱珩佩玉”说》(《光明日报》1961年5月9日)中在考释文字的基础上,从字形、字义两方面对毛公鼎中所记的“朱韨”、“葱衡”、“玉环”、“玉瑹”4件物品进行了解释,注重与典籍进行比较,同时对旧说进行了修正。沈文倬的《对扬补释》(《考古》1963年第4期),林沄、张亚初《对扬补释质疑》(《考古》1964年第5期)针对“对扬王休”1语的含义进行探讨。 其他相关问题的考证方面。董作宾的《毛公鼎考年》(台北《大陆杂志》第5卷8期,1952年)1文从文字、成语、礼制3个方面进行论证,得出毛公鼎为西周初期器。谭旦冏的《毛公鼎之经历》(台北《大陆杂志》第5卷9期,1952年)对毛公鼎的流传作了介绍。杨绍莹的《宗周钟、散氏盘与毛公鼎所记载的西周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1年第4期)在通释鼎铭的基础上,对相关史实进行了研究。唐兰的《怀念毛公鼎、散氏盘与宗周钟——兼论两周社会性质》(《光明日报》1962年2月2日)1文通过对包括毛公鼎在内的几件器铭的研究,对西周的社会性质进行了探讨。李棪在《金文选读》1书的序言中也有对毛公鼎时代的探讨,认为是厉王时期器,并对张之洞以毛公鼎为伪造的这1看法进行了驳斥。陈育丞的《簠斋轶事》1文讲述了毛公鼎的最初拥有者陈介祺与毛公鼎的1些故事,并收录了陈介祺为毛公鼎做的第1篇释文。

4、20世纪70年代至今毛公鼎的研究概况 经过前面3个时期众多学者的努力,毛公鼎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毛公鼎的研究开始“退热”,主要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毛公鼎经过1个世纪的研究历程,基本问题大多已经解决,即使再花时间和精力也很难见到成果。其次,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很多新文物的不断面世,吸引了学界的注意力。总结这1时期的研究情况,其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以下3个方面。 文字释读。此时对毛公鼎铭文进行考释的学者主要有白川静、唐复年、余化龙、秦永龙、马承源等。白川静的《金文通释》(中村印刷株式会社1976年版)中涉及毛公鼎的研究,此文前面有1个简明的研究史回顾,罗列了当时器名、出土、时代、收藏、著录及研究情况,并且提出自己对铭文的独到见解。唐氏的研究成果收录在《金文鉴赏》(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版)1书中,先是铭文的通释,后对重点字、句都单独解释,多继承其父唐兰之说。余氏《毛公鼎铭文通释》及秦氏《西周金文选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马氏《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均收录铭文考释,对鼎文的疑难字句进行解说。孙稚雏在《毛公鼎今译》1文中,对鼎文进行白话翻译,文中还探讨了鼎的时代,集众人之说,经过比较,认为鼎为厉王时器。唐复年《毛公鼎斠补》(《第2届中国国际古文字会议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及文学系1993年版)对此鼎的疑难词句发表新的看法。罗福颐在《3代吉金文存释文》(问学社1983年版)中直接释出毛公鼎铭文,并无多说。 此时,单字考释及字句解释方面的文章主要有,于豪亮的《说“引”字》(《考古》1977年第5期)乃经典之作,纠正前人之误,现已成为定论。沈文倬的《与》(《考古》1977年第3期)以金文中常见的“”字为“”字。祝瑞开的《释“爰”、“寽”》(《人文杂志》1981年第5期)对“爰”、“寽”2字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马承源在《说》(《古文字研究》第12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中指出“”字见于许多铭文中,马氏在此从形、音、义3个方面对其进行考释,释为“”字。秦建文的《金文“扬”字形义考》(《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从形、义两方面对“扬”字进行了考释。唐兰《“弓形器”(铜弓柲)用途考》(《考古》1973年第3期)中以为鼎文中的“金簟弼”乃是在驰弓时束缚在弓里以防弓体损伤的,它有竹制的,也有铜制的。沈文倬的《有关〈对扬补释〉的几个问题——答林沄、张亚初2同志的质疑》(《杭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针对上1时期继续探讨“对扬王休”的含义。刘运兴在《毛公鼎铭文“康能4或俗我弗作先王忧”考释》(《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1文中,对鼎铭中“康能4或俗我弗作先王忧”这句纷争已久的铭文进行了探讨,在梳理众说的基础上,谈了自己的新观点。 著录。容庚《殷周青铜器通论》(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著录器形的照片,《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1984年版)既著录铭文拓片,又著录铭文的摹本,拓片为最佳本的两片拓。刘阶平的《陈簠斋先生与毛公鼎》(《故宫文物月刊》第1卷20期,1984年)著录鼎的拓片,乃当初陈簠斋之作。秦永龙的《西周金文选注》、唐复年《金文鉴赏》及《毛公鼎斠补》著录器铭均为两片拓。杨新、张临生《国宝荟萃》(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著录3张器形照片和1张铭文的拓片。《北京图书馆藏青铜器铭文拓片选编》(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北京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金石拓本菁华》(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均著录器形图及铭文的拓片。《中国青铜器全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著录毛公鼎照片及铭文的拓片,为最佳的两片拓。胡自逢的《周金文选》(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版)著录铭文的摹本。 其他相关问题的考证方面。张光远的《西周重器毛公鼎》(台北《故宫季刊》第7卷2期,1973年)驳斥了个别学者以毛公鼎为伪造的谬论,同时还讲到鼎的出土和流传。万家保《毛公鼎的铸造及相关问题》(台北《大陆杂志》第60卷第4期,1980年)1文中对毛公鼎加以铸造学的专门考证,这是前人所未涉及的。张光裕的《论两篇伪作的毛公鼎铭文》(台北《书目季刊》第8卷4期)指出现存毛公鼎拓本中有伪作的,提醒学者认真辨认。刘阶平《陈簠斋先生与毛公鼎》(台北《故宫文物月刊》第1卷20期,1984年版)讲述了鼎的流传、拓本、铭文等问题,其中收录许多学者的毛公鼎拓本跋,很有价值。陈继揆《毛公鼎旧事(上)》、《毛公鼎旧事(下)》(《文物天地》1992年第1期)对鼎的出土、流传、拓本、铭文考释、时代等方面均有论及,比较全面。宋伯良的《毛公鼎的收藏家》(《纵横》1996年第8期)对毛公鼎的流传史和收藏者作了介绍。恒章的《救护〈4库全书〉和“毛公鼎”的徐伯璞》(《炎黄春秋》1997年第3期)对毛公鼎收回南京博物院的过程和“功臣”徐伯璞作了介绍。徐伯璞的《毛公鼎得失记》(《钟山风雨》2001年第6期)记述作者当初是怎样争取和保护毛公鼎的。方1戈的《叶公超与“毛公鼎”的1段生死机缘》(《文史天地》2003年第12期)讲述了叶公超当初是怎样保护国宝毛公鼎而不被日本人掠夺的。李学勤《铭文最长的西周青铜器是什么?》(《文物天地》1985年第2期)介绍了毛公鼎的基本知识。石业华的《稀世国宝毛公鼎》(《知识窗》1995年第9期)讲述了鼎的形制、出土及流传。

《9成宫醴泉铭》是唐代书法家谁的代表作?



3、《9成宫醴泉铭》是唐代书法家谁的代表作?

欧阳询。《9成宫醴泉铭》被誉为“天下第1铭”,明代赵涵视为天下第1楷书,享有“楷书极则”的崇誉,也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倍受后世推崇的楷书代表作之1。《9成宫醴泉铭》为以直言谏君而闻名的宰相魏徵所撰,由欧阳询书写,加之当朝皇帝李世民“贞观之治”被公认为是知名的太平盛世,因此《9成宫醴泉铭》碑也被誉为“3绝”碑之1。《9成宫醴泉铭》主要内容简介:唐贞观5年(631年),太宗皇帝命令修复隋文帝之仁寿宫,在扩建后改名为9成宫。第2年,太宗帝避暑来到9成宫,在游览宫中台观时,偶然发现有1清泉。太宗帝万分欣喜,便令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而立1石碑。这便是《9成宫醴泉铭》。此碑为楷书字体,全碑共24行,每行50个字,碑身与碑首相连1体,碑首刻有6条缠绕的螭龙,碑额为篆书,分两行题写“9成宫醴泉铭”6个字。其碑布白疏朗,结体化长为方,点画比较淳厚,用笔稳健含蓄。原碑立于陕西省麟游县博物馆。该碑因年代久远,历经岁月侵蚀,早已疮痍满碑,残损剥蚀严重,1994年开始,中国书法家任步武先生担负起修复补遗工程,任步武依照《全唐文》考辨,修补了19个缺字,39个残损字,180个剥蚀不清的字,前后共费时6年才完峻,重现天下第1楷碑的昔日风采。研究价值《9成宫醴泉铭》不仅是1部书法碑帖,它记载了李世民在离9成宫组织讨论如何进行治理国家,让人民相信政府,并制定了“轻徭薄赋,励精图治”的政治策略,9成宫的建设也反映了贞观年间的建筑方针和设计理念。21世纪中国经济水平和建筑技术已经不是古代所能企及,然而城市建设存在着贪大、媚洋、求怪,缺乏特色且文化传承,由此引发的城市跟风攀比、指导思想混乱更埋下多重隐患。

相似内容
更多>